胸痛,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并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会与病变的部位以及严重程度相一致。引起胸痛原因有外伤、肿瘤、炎症以及某些理化因素导致的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所以在鉴别胸痛的时,应该先分析,在从这几大类中找出原因。下面具体介绍胸痛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
第一:胸痛的发病原因。炎症,如皮炎、带状疱疹、肌炎、流行性肌痛、胸膜炎等;内脏缺血,如心绞痛、心肌病、肺梗塞等;肿瘤如原发性肺癌、纵膈肿瘤、骨髓瘤和白血病的压迫或者是浸润;其他原因有自发性气胸、胸主动脉瘤等。
第二:胸痛的缓解方法。当有心绞痛发作时,要立即进行吸氧、休息以及舌下含硝酸甘油;胸膜炎或者胸膜疾病引起的胸痛,可以使用较宽的胸带固定胸壁,减轻呼吸时胸廓的运动度;应该适当服用止痛片,同时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
第三:胸痛的发病症状。胸部皮肤炎症在患处出现红、肿、热、痛等改变。流行性肌痛可以出现胸、腹部肌肉剧烈疼痛等、可以向肩部、颈部放射。胸痛伴有的症状是咳嗽,吞咽困难,咯血,呼吸困难,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胸痛的食疗。适宜吃一些清淡、爽口的食物,饮食要有节制,可以吃一些金针菇、香菇、甜瓜等;禁吃一些油腻食物,禁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
生活保健 298阅读
生活保健 265阅读
生活保健 210阅读
生活保健 262阅读
生活保健 200阅读
生活保健 112阅读
生活保健 131阅读
生活保健 149阅读
生活保健 251阅读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脏病即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展开>>